【资料图】
曾经的我认为世界是清晰可见,触手可及的。直到我看完封神榜后紧接着又观摩了传说中的高分女性平权电影《芭比》。观影途中就给我的清澈明亮的眼睛糊上了一层厚厚的纱。
我满眼尽是纱布。
鄙人有一个习惯,去欣赏任何一部作品之前,预告片、影评、剧透相关的任何东西我尽量不看就不看。有幸看到,感兴趣了,就会认定这个主张,主动去电影院观摩。《芭比》,b 站偶然刷到,很喜欢的 B 站某影视大 UP 给到高分,推荐视频也是好评居多,评价是相当优秀值得一看的现代女权电影,评论区清一色 “必看”“伟大”“泪目”“感动”。我以为会像是绿皮书那样的(套盾:我知道很多人分析绿皮书为西方白左的自我感动,但是不得不说当时在影院看的确实不错)对于电影本身素质和观点理念表达方式的高度认可。结果这部片他就是个寄吧!!!!!!!
道格锐评: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套女权题材的皮创造的一部推销芭比雪佛兰雅马哈卡西欧的无深度 / 无内涵 / 韭菜收割 / 说教型 / 商业片。商业片无可厚非,但是我不懂网友们在高潮什么,有一种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美。电影基调是芭比风格的荒诞流波普艺术(套盾:知识有限,有更准确的请留言告诉我),很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我第一次用抽象这个词去形容一部电影。硬伤贯穿全篇,很难去分析是导演,编剧,还是题材的锅。首先是逻辑部分,上一篇文章还在讲逻辑服务剧情,逻辑不重要,但是这部片从逻辑上就让我折服。《芭比》分为现实世界和芭比世界,作为一名正常人,你很难将你生活中的任何常识去映射到影片的两个世界中的任何逻辑,可能是我审美有限,不懂荒诞电影。我的认知依旧停留在《疯狂的石头》《低俗小说》之流,认为应该是题材荒诞,而不是逻辑荒诞。前期花费了一些篇幅去描写父权体系下的美泰高层沉闷专制,妥妥的反派形象,结果中期就告诉我是个好人。所以到底想表达父权在现实中是好事还是坏事?加上对于两个世界男女权极端的弊端是一点不写,附带上 肯 进入男权世界没有能力依旧是废物一个,作为一名男性观众,很自然就会认为是个人问题,并非是社会体系问题。看完依旧是一头雾水。对于女性的恶意表现的过于片面与刻意,完全难以代入其中。依旧是绿皮书举例,我作为一名亚裔观众轻易就与黑人共情。这部片只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抽象,且留下刻意为之的 “荒诞”。那么 肯 是如何将女权社会转化为男权社会这一点直接跳过!抱着几本书穿越一下就转变完了。女权变成男权那么费劲,那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男权体系为社会自然发展所必要的熵增?这点对想表达的题材根源上的逻辑问题就过于明显,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迈入电影院,最后只感受到了无病呻吟。
那些觉得有触动的男性观众是怎么想的?什么东西都能让你泪目一下?我家的橄榄菜发霉了,吃面没咸菜,替我哭哭?
再从女性角度出发,我是带着我女朋友和我的两位男性朋友看的。我觉得我为了看这部片很有诚意。女朋友认为刨除音乐和新奇的画面,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她作为一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女性、女人、female、woman,我认为是有资格批评的。剧情像是从结尾开始写到开头,一切都在为结尾服务。儿戏一般的推进已经跳脱出 “荒诞” 的范畴,女儿的转变没有任何铺垫,美泰高层的人物性格交代的一塌糊涂,一切都显得如此随意和生硬。过于浅显的比喻和映射,让她对网络上大肆夸赞的 “隐喻”有了新的认识。就踏马差把道理刻在你 DNA 上了,你管这叫隐喻?
是这届网友的认知能力出现了问题?小学阅读题都比这个难!
加上片尾部分大篇幅的怼脸说教,你搁这跟我玩底特律变人呢?别人是机器人,用数据快速传输大量想法来唤醒人格。你怼脸嘴遁两三句话就轻易做到,内容还是用各种方式表达的千篇一律的你做你自己不做附庸物,还反复播了有七八次!不带任何场景和铺垫,纯嘴遁。哥们儿是来看电影的,不是来看你讲幼儿园道理的。为什么网友们会对着幼儿园道理高潮,然后把我骗进电影院啊???
我的心理波动:有点新奇感觉有戏 → 啊?→ 这他妈啥啊?想走了 → 没多少了算了看完吧
我最喜欢的几位影视区 UP 猛猛吹,取关了。